进出口总额趋势
2015年至2020年间,我国进出口总额经历了显著波动。最初几年,总额呈现下降趋势,但自2017年起,总额开始逐步上升。到了2020年,该年度的国内进出口总值为32.16万亿元,较前一年增长了1.9%。沿海地区的许多进出口企业,切实体会到了市场从低迷走向逐步回暖的历程,业务量也逐渐呈现出增长态势。
出口额达17.93万亿元,增长了4%,众多制造企业的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。进口额为14.23万亿元,略有减少,降幅为0.7%。贸易顺差增至3.7万亿元,增长27.4%,这对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进出口货运量变化
2015至2020年间,我国进出口货运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。2019年,这一数字达到了45.8亿吨,较上年增长了2.8%。港口工作人员观察到,货物的装卸工作逐年繁忙。进入2020年,货运量继续上升,增至49.1亿吨,同比增长了7.3%,众多运输公司的订单量也在持续增加。
货运量上升说明贸易活动日益繁忙。以上海港、深圳港等大港口为例,集装箱的运输量也随之增多。这一现象不仅促进了运输业的繁荣,也带动了仓储、物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。
各类企业进出口表现
2020年,我国进出口实绩企业数上升,增至53.1万家,涨幅为6.2%。民营企业尤为突出,进出口额达14.98万亿元,增幅11.1%。这些企业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.6%,较2019年提高3.9个百分点,稳居外贸第一主体,对外贸稳定贡献显著。浙江、广东等地很多民营企业抓住机遇,积极开拓国际市场。
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2.44万亿元,占比38.7%。这些企业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助力产业实现升级。国有企业的进出口额为4.61万亿元,占比14.3%,在关键资源及战略物资的进口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RCEP正式签署
2020年11月15日,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正式落笔。它是一个以亚洲经济体为核心的自贸区,由东盟10国以及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五个国家共同构成。RCEP的成员国人口和经济规模在全球贸易中占据了约30%的份额,堪称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。
这个协议的签订意义重大,对亚洲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它有助于成员国间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,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,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,对亚洲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效应。
RCEP带来的好处
RCEP成员国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上存在不同。它从基础的一体化协议起步,逐步推进。一方面,通过简化贸易和投资流程,以及开展经济技术合作,将复杂的贸易规则简化并整合,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。例如,企业在进出口货物时,办理手续将更加简便,费用也有所减少,这有助于提升亚洲地区的发展状况。
它在原有的不同关税降低方案或贸易条例之上,展开了全面的谈判与规划。通过这种方式,实现了所有成员国共同行动的统一清单或规则,极大地推动了亚洲地区的一体化步伐,使得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,构建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经济联盟。
未来进出口贸易展望
在全球经济逐渐升温,疫情却再次迅猛回升的形势下,我国供应链在优先恢复方面的优势将得以持续显现。首先,国内经济持续复苏,有力地促进了内需的增长。随着民众消费能力的增强,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,进而推动了生产企业的进步。
我国在全球需求中占据的比重预计还将保持一段时期。外国公司倾向于购买我国产品,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的生产能力稳定和产品质量优良。从整体上看,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有望继续上升。各位朋友,你们认为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?不妨点个赞,转发这篇文章,我们一起来评论区聊聊!